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601 - page 73

a.
电极上修饰的己烯雌酚和溶液中己烯雌酚与己烯雌酚抗体的
竞争反应
; b.
[Fe(CN)
6
]
3 - /4 -
为探针进行电化学检测
; c.
DPV
峰电流的变化检测己烯雌酚含量
2摇
己烯雌酚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检测原理
Fig. 2摇 Principle of electrochemical immunosensor
for DES detection
进行了研究
,
其结果如图
3。
3
中曲线
a
为裸电
极在
K
3
Fe(CN)
6
溶液
(2 mmol / L)
中的
CV
曲线
,
氧化峰电流值为
24郾 9 滋A;
曲线
b
为石墨烯
-
壳聚糖
-
己烯雌酚修饰电极在
K
3
Fe(CN)
6
溶液中的
CV
线
,
其氧化峰电流由
24郾 9 滋A
增大到
44郾 8 滋A,
表明
电子传递作用得到了增强
,
这是由于石墨烯具有优
异的导电性
;
曲线
c
为将以上修饰电极置于含有己
烯雌酚抗体的孵育液中孵育后
,
再放入
K
3
Fe(CN)
6
溶液中进行电化学扫描所得的
CV
曲线
其氧化峰
电流下降为
28郾 2 滋A,
这说明电子传递受到了一定
程度的阻碍
,
这是由于己烯雌酚抗体与电极上修饰
的己烯雌酚结合
,
形成己烯雌酚
-
抗体复合物
,
增加
了对电子传递的阻碍
,
也说明己烯雌酚分子已有效
地修饰到了电极上
a.
裸电极
; b.
石墨烯
-
壳聚糖
-
己烯雌酚修饰电极
; c.
石墨烯
-
聚糖
-
己烯雌酚修饰电极在含有己烯雌酚抗体的孵育液中孵育后
3摇
电极在
2 mmol / L
K
3
Fe(CN)
6
PBS
溶液中的
CV
曲线
Fig. 3摇 CV recorded in PBS solution containing 2 mmol / L
K
3
Fe(CN)
6
2郾 3摇
实验条件优化
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
( 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鄄
metry, DPV)
对检测条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
包括孵
育时间和抗体使用量
扫描电位在
0郾 2
~
0郾 5 V,
冲幅度为
50 mV,
脉冲宽度为
50 ms。
2郾 3郾 1摇
免疫反应时间
首先将使用的抗体体积固定在
20 滋L,
对免疫
反应时间进行了优化
,
结果如图
4。
4摇
孵育时间对
DPV
峰电流的影响
Fig. 4摇 Influences of incubation time on DPV response
由图
4
可知
,DPV
峰电流在
0
~
5 min
内迅速下
,
5
~
15 min
继续下降
,
但趋于平缓
,15
~
20 min
反而有所增加
,
因此选择
15 min
作为免疫反应的孵
育时间
2郾 3郾 2摇
抗体使用量
在实验确定的优化孵育时间
(15 min)
,
对所
用己烯雌酚抗体的体积进行了优化
,
结果如图
5。
5摇
抗体使用量的影响
Fig. 5摇 Influences of antibody volume on DPV response
由图
5
可知
,DPV
峰电流在抗体用量为
1 滋L
即发生较大程度变化
(
降低约
30% ),
在抗体用量为
1
~
10 滋L
时继续下降
,
但趋势放缓
(
降低约
22% ),
超过
10 滋L
之后电流基本不再降低
,
说明抗体已基
本和电极上修饰的己烯雌酚完全结合
,
因此选择
10
滋L
作为免疫反应中使用的抗体量
2郾 4摇
己烯雌酚的检测
将修饰电极放在含有
10 滋L
抗体的磷酸缓冲溶
液中孵育后的
DPV
峰电流定义为
I
0
,
在含有己烯雌
酚和相同浓度抗体的缓冲溶液中孵育后的
DPV
电流定义为
I
x
,
则电流的增加值
I
=
I
x
-
I
0
在上
述实验确定的优化条件下
,
测定了修饰电极在缓冲
溶液和含有不同浓度的己烯雌酚和相同浓度己烯雌
86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2016
1
1...,63,64,65,66,67,68,69,70,71,72 74,75,76,77,78,79,80,81,82,83,...84
Powered by Flipping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