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3摇
系统聚类树状图
Fig. 3摇 Hierarchical diagram of clustering
12
个品种聚为一类
(
标记为
郁
类
),
该类品种干物质
含量低
、
蛋白质含量高
、
还原糖含量较低
,
适合鲜食
菜用
,
且菜用加工过程中不易褐变
,
感官品质较好
。
综上
,域
类品种是优良的加工品种
;芋
类和
郁
类
品种适合鲜食菜用
,芋
类品种营养价值和风味较好
,
郁
类品种切分后不易褐变
,
感官品质较好
;玉
类品种
各类品质指标含量适中
,
属于兼用型或各用途补充
品种
。
2郾 4摇
主成分分析与系统聚类结果比较
将主成分分析的因子得分表分布情况与系统聚
类结果进行比较
,
结果如表
6。 玉
类品种在
PC
1
疑
PC
3
因子得分图中均位于第三或第四象限
,
除凉薯
17
外
,
其他品种在
PC
2
疑
PC
3
因子得分图中均位于
第三象限
,
表明
玉
类品种干物质含量适中
,
含有较低
的糖分含量和蛋白质
,
加工特性不明显
;域
类品种在
PC
1
疑
PC
2
因子得分图中位于坐标系右侧
,
除
Spunta
和
Red Gold
品种在
PC
1
疑
PC
3
因子得分图中位于第
四象限
,
其他品种均位于第一象限
,
在
PC
2
疑
PC
3
因
子得分图中基本位于第二象限
,
表明这类品种干物
质含量高
、
蛋白质含量高
、
糖分含量较低
,
是优良的
加工专用品种
;芋
类品种在
PC
1
疑
PC
2
和
PC
1
疑
PC
3
因子得分图中位于第二象限或正
y
轴
,
在
PC
2
疑
PC
3
因子得分图中位于第一象限
,
表明该类品种干物质
含量低
,
但糖分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均较高
,
营养丰
富
,
最适宜鲜食或菜用
;郁
类品种位于
PC
1
疑
PC
3
因
子得分图左侧
,
大多品种在
PC
1
疑
PC
3
和
PC
2
疑
PC
3
因子得分图中位于第二象限
,
表明大多数该类品种
水分充足
,
含有较低的糖分和较高的蛋白质
,
适合鲜
食
,
不易褐变
,
感官品质较好
。
因此
,
主成分分析与
系统聚类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
可为马铃薯产业
33
第
34
卷 第
1
期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杨炳南等
:
常见马铃薯品种特性分析及加工适宜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