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504 - page 74
生物性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
仅依靠各部门实验室的
仪器分析检测系统远不能满足要求
[9]
。
运用常规
的检测方法对样品前处理时
,
操作烦琐复杂
,
检测仪
器和试剂昂贵
,
难以全面及时地监控大流通环境下
的输入性食品安全
。
因此
,
快速检测技术甚至现场
检测技术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如今
,
对食品安全检测需求日趋增加
,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技术已经成为技术监管的前体
,
逐渐引起各监管部
门的重视
。
尽管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受到特异性和灵
敏度等方面的制约
,
但可以作为发现问题的第一步
,
通过广泛筛查
,
能够迅速
、
有效
、
低成本地为企业内
控和政府执法提供食品安全信息
,
具有不可替代的
作用
[10]
。
1郾 1摇
加强中小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目前大中型城市的食品加工原料仍以散户生产
为主
,
造成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严重
[11]
。
对于中小
食品企业而言
,
绝大多数缺乏相关部门的食品安全
检测技术的支撑
,
如何保障原料质量
、
做好内控至关
重要
。
普及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
如农药
、
兽药
、
有毒化学物质
、
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
,
有利于中
小企业把好原料采购关并掌控内部产品质量
,
能够
在快速
、
简单
、
低投入的情况下建立起适用于中小食
品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流程
,
从而使产品的质量有
所保障
。
1郾 2摇
提升食品质量监管的科学性
、
准确性和有效性
工商部门在市场巡查监管的过程中
,
通常采用
看
、
摸
、
闻等感官方法配以主观看法对食品安全进行
监管
,
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
。
而快速检测技术可对
食品的质量进行初步判断
,
提高了对食品质量安全
定性的准确度
。
此外
,
还可为食品的抽检指明方向
,
避免盲目抽检
。
对经快速检测技术检验出问题的产
品抽样
,
送至有资质的相关部门进一步检验最终获
得检验报告
,
可为执法部门实施管理提供有力的证
据支持
。
1郾 3摇
增强食品监管的时效性
,
及早处理问题食品
目前
,
大多数具有法定资质的检测机构
,
完成全
项定量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花费的时间不等
,
一般
需花费
7 ~ 15
个工作日
,
最快也需
2 ~ 3
天
,
这对于
保质期短
、
流通快的食品而言
,
如牛奶
、
面包
、
蔬菜和
水果等
,
其检测结果并无实际意义
。
运用食品安全
快速检测技术
,
可在几分到几十分钟内获得定性或
定量检测结果
,
同时以相对低廉的成本对上述群众
日常所需的流通性较快的食品进行初步检测判定
,
能及时地处理不合格食品
。
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不合
格食品流入到消费者手中的可能性
,
增强了相关部
门监管工作的时效性和前瞻性
[12]
。
此外
,
降低了消
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顾虑
,
同时督促经营者严格遵守
法律法规
,
对确保大流通环境下的食品安全起到了
积极作用
。
1郾 4摇
检测费用低
、
操作简单
、
易于推广
对于许多廉价
、
需求量高
、
控制较严格的食品
,
由检测机构全面检测确保其安全势必会提高食品售
价
,
甚至会延误对安全问题的发现时机
,
不具有现实
意义
。
快速检测技术只需简单处理样品
,
检测成本
相对较低
,
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检测结果
,
对仪
器设备和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较低
,
方便携带
到现场进行检测
,
因而具有广谱性
,
近到附近的批发
市场
,
远到城乡结合部
、
农村等食品集散地
[13]
。
快
速检测技术的普及应用能够应对突发性食品安全问
题
,
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避免各类食品安全事
件带来的损害
。
2摇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及应用
2郾 1摇
化学比色法
化学比色法是以能否与待检物质迅速发生显色
反应来判断目标成分的存在
。
可通过肉眼
、
比色
、
试
剂盒等实现定性或半定量分析
。
该方法能够节约成
本
,
操作流程简单
,
结果可供直观判断
,
可及时对食
品安全现场进行采样并对大批量样品进行检测
,
但
不适于对痕量物质的分析
。
目前市场上根据该方法
设计流通的产品有检测试剂盒
、
试纸条
、
速测卡
等
[14]
。
也有与其相配套的微型光电比色计及便携
式速测仪等小型仪器
[15]
。
美国
3M
公司利用该方
法生产的
perrifilm
TM
Plate
试纸
,
用于食品中微生物
数量的测定
,
并与传统方法相关性好
,
为美国分析化
学家协会
(AOAC)
认可推荐
。
化学比色技术目前已
经应用到有机农药
、
二氧化硫
、
硝酸盐
、
铅
、
汞
、
镉
、
微
生物等的快速检测
[16]
。
2郾 2摇
免疫分析方法
免疫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抗原与抗体的特异
性结合
,
再辅以免疫放大技术形成肉眼或仪器可以
辨别的形态
,
主要有酶联免疫法
、
免疫胶体金法
、
荧
光免疫法
、
放射免疫法等
。
免疫分析技术具有较高
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
在食品领域中常用于检测有害
微生物
、
农药残留
、
兽药残留及转基因食品等
[17]
。
96
第
33
卷 第
4
期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赵
摇
磊等
:
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应用及发展
1...,64,65,66,67,68,69,70,71,72,73
75,76,77,78,79,80,81,82,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