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20年第3期
P. 18

第 38 卷 第 3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徐广超等: 亚太地区大豆质量标准对比分析                                      1 3


   准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规定。 其中,中国大豆标准适                           损伤粒、破碎粒率等要求也不相同;泰国大豆标准中
   用范围为收购、销售、调拨、储存、加工和销售的商品                          损伤粒参数是以大豆缺陷限量体现的(大豆缺陷还
   大豆;加拿大大豆标准适用于出口和非直接出口大                            包括破碎粒、杂质等);澳大利亚虽然是根据用途分
   豆。 而澳大利亚、日本、菲律宾、泰国则从大豆的用途                         成 3 个等级,但也规定了损伤粒率等指标参数。
   方面进行了适用范围规定,澳大利亚包括食用磨粉                                中国根据完整粒率将大豆分成 5 个等级,每个
   级、食用制造级、压榨用大豆;日本包括普通大豆、特                          等级还规定了损伤粒率和热损伤粒率的限量要求;
   殊用途大豆和种用大豆;菲律宾大豆标准适用于用作                           日本、韩国大豆标准中也规定了完整粒大豆的要求。
   食品、饲料和作为原料用于工业用途大豆;泰国适用                               以容重划分等级的有加拿大、菲律宾、中国台北
   于食用、动物饲料和油脂压榨的大豆。 其他经济体在                          等经济体。 加拿大和菲律宾按容重大小划分 5 个等

   其大豆标准中未提及标准适用范围。                                  级;中国台北按容重大小分为 4 个等级, 基本与
                                                     2007 年前美国大豆标准要求一致;在澳大利亚大豆
   2摇 大豆产品分类
                                                     标准中规定了不同用途大豆的容重参数。
                                                         采用外观特征标准样品比较进行大豆定等的经
       12 个经济体在大豆分类方面,主要是以种皮颜
   色分类,如加拿大分为 4 类 ( 黄大豆、 青大豆、 褐                      济体有日本和韩国,均分为 3 个等级。
                                                         泰国则按籽粒大小、蛋白质含量分为 3 个等级,
   (黑)大豆、混合大豆,不同等级异色粒要求不同);
   中国根据种皮颜色分为 5 类(黄大豆、青大豆、黑大                         每个等级的杂质、损伤粒、破损粒也不同。
                                                         在中国大豆标准中含油率及蛋白质含量是高油
   豆、其他大豆、混合大豆,统一要求籽粒纯色不低于
                                                     大豆及高蛋白大豆定等的主要指标,高油大豆的含
   95% );韩国分为 4 类(黄大豆、青大豆、褐大豆、黑
                                                     油率(干基含量,质量分数) 逸20% ,依据含油率分
   色大豆);菲律宾分为 5 类( 黄大豆、青大豆、黑大
   豆、褐大豆、双色豆,其他类别颜色的比例不超过                            为 3 个等级(w(1 等大豆) 逸22% 、w(2 等大豆) 逸
   10% );美 国 主 要 分 为 黄 大 豆 ( 籽 粒 纯 色 不 低 于           21% 、w(3 等大豆) 逸20% );高蛋白质大豆的粗蛋
   90% )和混合大豆,墨西哥、中国台北、巴西、阿根廷                        白质含量(干基含量) 逸40% ,依据蛋白含量分为 3
   的分类与美国的类似。 除了颜色外,日本、韩国、泰                          个等级(w(1 等大豆)逸44% 、w(2 等大豆)逸42% 、
   国还根据籽粒大小进行了分类,如日本分 4 类(大                          w(3 等大豆)逸40% )。
   粒、中粒、小粒、极小粒)、韩国分为 3 类( 大粒、中
   粒、小粒),泰国大豆标准中根据籽粒大小和蛋白质                           4摇 质量指标对比分析
   含量分为 3 等。 澳大利亚则按不同用途分为 3 类
                                                     4郾 1摇 损伤粒和热损伤粒限量的差异
   (食用磨粉级、食用加工级、榨油用)。
                                                         12 个经济体大豆标准中损伤粒率和热损伤率
                                                     限量汇总见表 2。 12 个经济体的大豆标准中均涉及
   3摇 确定等级的指标和等级划分
                                                     到损伤粒、热损伤粒等指标限量。 各经济体对损伤
       损伤粒率(包括热损伤粒)、完整粒率、容重、外                        粒的定义和范围基本相同,但也存在差异。
   观特性、蛋白质含量等指标是各经济体确定等级                                 1)澳大利亚标准中损伤粒包括遭受病害、霜冻
                                                     损伤、绿色、未熟、虫蚀、受气候变色或遭受其他物质
   (简称“定等冶)时主要采用的质量参数。
       以损伤粒率划分等级的有墨西哥、美国、巴西、                         损伤的大豆颗粒,不包括发芽粒。
   阿根廷等 4 个经济体。 美国大豆标准中依据损伤粒                             2)加拿大标准中损伤粒包括受发芽损坏、霜冻损
   率分为 4 等,每个等级的热损伤粒、破碎粒率、杂质                         坏、摩擦损坏、虫蚀、未熟大豆或遭受其他损伤的大豆
   总量、异色粒率等要求也不相同;阿根廷仅有 1 个等                         颗粒,如霜霉病粒、烧伤粒、热损伤、霉变(包含在热损
   级规定了损伤粒率、热损伤粒、破碎粒率、杂质总量、                          伤允许值中)、泥球粒、酸败粒、皱缩粒、发芽粒等。
   水分等要求;巴西大豆标准中规定了不同用途大豆                                3)中国大豆标准中损伤粒是指受到严重摩擦
   损伤粒率、热损伤粒率、破碎粒率等要求,其中鲜食                           损伤、冻伤、细菌损伤、霉菌损伤、生芽、热损伤或其
   大豆分为 2 等,其他用途大豆仅有 1 个等级;墨西哥                       他原因损伤的大豆颗粒,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生芽
   大豆标准中依据损伤粒率分为 3 等,每个等级的热                          涨大粒、生霉粒、冻伤粒、热损伤粒等。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