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 33(1):1-5. DOI: 10.3969/j.issn.2095-6002.2015.01.001
摘要:目前,工业生产黄酮类化合物面临价格昂贵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用微生物廉价生产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系统代谢工程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解决传统受限制的生物工业过程。介绍了利用代谢流调控、强化前体物质积累等代谢工程策略,实现微生物法生产黄酮类化合物的国际研究状况,希望对解决目前大规模生产黄酮类物质存在的限制和挑战提供参考。
2015, 33(1):6-12. DOI: 10.3969/j.issn.2095-6002.2015.01.002
摘要:油炸在提供加工、食用便利和美味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质量和安全问题。如何及时准确判废、甄别油脂真实性、减轻和控制煎炸过程中有害化合物超标,是当前煎炸用油主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降低含油量、控制传统油炸食品的铝害、减少油炸食品原辅料在油炸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的劣变,是中式油炸食品亟须解决的问题。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概述了相关解决方法和措施,包括新型检测技术、大数据技术、青少年科普、风险评估、管理与共享平台等。
2015, 33(1):18-24. DOI: 10.3969/j.issn.2095-6002.2015.01.004
摘要:对黑番茄冻干粉的辐射防护作用进行探讨,同时对于其调控机制进行研究。60Co γ射线对ICR小鼠进行一次性全身照射5Gy,黑番茄冻干粉1.5,3.0,4.5g/(kg·d)-1干预14d。对于胸腺指数、脾脏指数、WBC、骨髓有核细胞计数、脾淋巴细胞、细胞因子水平和I-κB和NF-κB表达情况进行测定。4.5g/kg组胸腺指数有明显升高(P<0.05)。3.0g/kg组的骨髓有核细胞数与辐射对照组相比具显著性升高(P<0.05),1.5g/kg组的脾淋巴细胞转化与辐射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4.5g/kg组能够减缓辐射诱导的血清IL-1α和IL-10的增高趋势(P<0.05)。肝脏MDA水平在辐照后表现出明显的升高(P<0.05),4.5g/kg组,肝脏和血清GSH-Px水平均有显著的增高(P<0.05)。3.0g/kg组与辐射对照组相比表现出明显的增高。而其他两组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变化(P>0.05)。黑番茄冻干粉有一定的辐射防护功效,其机制可能通过对于NF-κB与I-κB两个基因表达情况的调节,进而对于炎性因子的分泌和免疫器官产生调节作用。
2015, 33(1):25-31. DOI: 10.3969/j.issn.2095-6002.2015.01.005
摘要:研究了在模拟失重的条件下原花青素对大鼠体内过量铁的影响。通过对大鼠进行尾部悬吊使后肢去负荷,身体倾斜-30°建立模拟失重模型,大鼠能自由取食取水。通过对大鼠进行右旋糖酐铁腹腔注射建立铁过载模型(每两天一剂100mg/(kg·体重),共5剂),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通过灌胃原花青素给予大鼠原花青素处理(40mg/(d·(kg·体重)-1),原花青素溶解于饮用水中。通过检测大鼠体重、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判定模型建立是否成功,通过检测大鼠体重、血红蛋白、红细胞和血清铁蛋白、肝脏切片、股骨等指标综合评价原花青素对模拟失重条件下铁过载大鼠的影响。结果表明,原花青素处理未能够缓解模拟失重条件下过量铁造成的大鼠体重增长幅度的下降、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的增加、肝脏内铁的沉积、骨体积分数的降低以及血清铁调素含量的变化。铁过载和模拟失重对大鼠的健康有危害作用,并且在部分器官上表现为协同作用。原花青素并未缓解模拟失重条件下大鼠体内铁过载产生的不良影响。
白飞荣 , 刘 洋 , 曹艳花 , 姚 粟 , 李金霞 , 谭望桥 , 程 池
2015, 33(1):32-37. DOI: 10.3969/j.issn.2095-6002.2015.01.006
摘要:主要研究西沙群岛野生诺尼叶片中可培养内生菌的多样性。利用常规平板分离方法进行菌株分离。通过测定真菌核糖体基因翻译间隔序列(ITS序列)和细菌16S rDNA基因序列,结合系统发育研究对所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分析。共分离到32株内生菌,分为19种。其中2种霉菌,共2株,分别属于炭层菌属(Nemania sp.)和毛壳菌属(Chaetomium sp.); 细菌17种,共30株,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 sp.)、微球菌属(Micrococcus sp.)、土地芽孢杆菌属(Terribacillus sp.)、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sp.)、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 sp.)等7个已知属,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为绝对优势属,共20株,11种。
2015, 33(1):38-42, 48. DOI: 10.3969/j.issn.2095-6002.2015.01.007
摘要:以陕西杨凌刚发酵生成的贵人香干白葡萄酒为样本,对其进行不同剂量碳酸钙降酸处理,然后检测分析供试酒样的CIELab颜色参数,由受过培训的感官品评员分析降酸酒样的香气特征和感官质量。 通过主成分分析讨论降酸量对葡萄酒颜色参数和香气特征的影响。 结果表明,降酸0.5g/L的酒样最大程度保留了对照酒样的香气,整体感官质量得分最高;降酸1.0g/L和1.5g/L酒样的甜香气味增加,葡萄酒果香降低,整体感官质量得分降低;降酸2.0g/L酒样香气特征最弱,整体感官质量得分最低。 因此,采用质量浓度为0.5g/L的碳酸钙对杨凌地区贵人香葡萄酒降酸是较佳方案。
2015, 33(1):43-48. DOI: 10.3969/j.issn.2095-6002.2015.01.008
摘要:利用酪素平板透明圈法初筛和测蛋白酶活力复筛,从分离自蓖麻饼粕和实验室保存的菌株中筛选出1株高产蛋白酶菌株P3-2,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蓖麻饼粕,Na+对产酶具有促进作用,培养基初始pH值为7.5时出现产酶高峰,最适接种量为4%,培养到36 h和84 h时有两个产酶高峰。经正交试验优化,得到较佳产酶培养基组成:2.0%麦芽糖、1.0%蓖麻饼粕及1.0%NaCl。
2015, 33(1):55-58. DOI: 10.3969/j.issn.2095-6002.2015.01.010
摘要:鲜切山药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产生褐色素,影响其品质。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常用护色剂EDTA-2Na、抗坏血酸、氯化钠及柠檬酸对鲜切山药的护色效果,并确定了其单独使用时的较佳浓度。通过均匀设计安排实验,对鲜切山药的护色工艺进行优化,得到优化护色配方:0.8%EDTA-2Na,2.0%柠檬酸,0.2%抗坏血酸。通过对照实验,研究了不同前处理0.005%,0.010% NaClO消毒及65℃烫漂对鲜切山药的护色效果,结果表明:0.005%,0.010% NaClO消毒及65℃烫漂对鲜切山药均具有良好的护色效果,其中0.005%NaClO效果优于0.010% NaClO。
2015, 33(1):59-64. DOI: 10.3969/j.issn.2095-6002.2015.01.011
摘要:为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对货架期核桃坚果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恒温热风干燥方法为对照,采用变温热风干燥和远红外干燥方法对采后鲜核桃进行干燥,室温(24℃)存放,分析比较核桃不饱和脂肪酸及品质稳定性。结果表明,远红外干燥至大约4%的水分含量所需时间为对照组的一半。贮藏6个月后,变温热风干燥组核桃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分别降低了9.59%,10.58%和12.71%;远红外干燥组分别降低了7.49%,7.34%和6.77%;对照组分别降低了14.44%,11.79%和15.50%。3组核桃的过氧化值和羰基价依次分别是0.88,2.94,0.60,2.08,0.98,3.52meq/kg。远红外干燥不仅能缩短干燥时间,而且能延缓核桃的氧化酸败,更好的保持核桃的品质。
关 健 , 许 尨 , 薛淑静 , 陈学玲 , 何建军 , 梅 新 , 程 薇 , 李 露
2015, 33(1):65-68. DOI: 10.3969/j.issn.2095-6002.2015.01.012
摘要:研究了辐照强度对燕麦片基本营养成分的影响,并测定了辐照前后燕麦片的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辐照剂量从0~9kGy的变化,在2kGy时燕麦中脂肪质量分数最低为7.7%,水分质量分数达到最高9.72%,黏度和蛋白质质量分数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淀粉质量分数在低于6kGy剂量辐照处理条件下有所下降,样品之间无明显色差。研究表明,不同强度辐照光对于长链淀粉分子的切割,导致了燕麦片物理特性的变化,其他短链淀粉分子结构及物理特性并无明显变化。
刘梦娅 , 刘建彬 , 何聪聪 , 宋焕禄 , 王 冶 , 杨海莺
2015, 33(1):69-74. DOI: 10.3969/j.issn.2095-6002.2015.01.013
摘要:采用吹扫捕集法对加纳可可脂与加纳可可液块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挥发性成分定性分析,共检测到50种成分,包括醛类、酸类、醇类、酯类、吡嗪类、酮类、硫醚类、烯醛类、呋喃类、吡咯类等成分。其中加纳可可脂中共检测到44种成分,加纳可可液块中共检测到40种成分。采用内标法对加纳可可脂和加纳可可液块中的挥发性成分含量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各类成分在加纳可可脂中都具有较高的含量,酸类(乙酸、3-甲基丁酸)、醛类(2-甲基丙醛、3-甲基丁醛)、吡嗪类(三甲基吡嗪、四甲基吡嗪、2,5/6-二甲基吡嗪)等物质的含量尤为突出。
2015, 33(1):75-78. DOI: 10.3969/j.issn.2095-6002.2015.01.014
摘要:鉴于目前果蔬农药残留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果蔬清洁处理的必要性,分析了果蔬清洁处理技术现状及应用情况,结合国内典型产品技术特点查找不足,针对性地开展了果蔬“深度”清洁处理技术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工程设计方案并进行了试验验证,为食品安全探索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