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8年第6期
P. 16

第 36 卷 第 6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毛伟峰等: 食品中常见甜味剂使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危害                                      1 1


                      [12]  。 陕西省对 5 类食品中甜           1郾 4摇 重复使用甜味剂
   6郾 7% 、5郾 0% 和 3郾 3%
   味剂(甜蜜素、糖精钠和安赛蜜) 进行了抽样检测,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规定,每一种食品中同一功
   结果显示 4 类食品(餐饮食品、果冻布丁、冷冻饮品                         能的食品添加剂在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
   和饮料类) 均出现了甜味剂超标样品, 超标率为                           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 1,否则也会导致食品添加
   4郾 2% ,其中餐饮食品的甜蜜素最大检出值是国标限                        剂超标   [18] 。 一些企业认为只要遵守了食品安全国家
   量的 4郾 6 倍  [13]  。                                标准中规定,对每一种食品添加剂都不超范围、不超
       个别企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在焙烤食品中超                          限量,在一种食品中就能任意使用多种食品添加剂,
   量加入安赛蜜,改善口感,导致焙烤食品中安赛蜜的                           特别还使用多种具有同一功能的食品添加剂,这也是
   超标率较高。 2014 年浙江地区抽检的焙烤食品存                         导致食品中食品添加剂超标的一个原因。 比如在某
   在着安赛蜜超限量使用的现象。 2015—2017 年,济                      一食品中加入一种甜味剂后,又加入了其他甜味剂,

   南市市售 6 类食品中,甜味剂的超标率为 16郾 2% ,                     结果可能导致单项甜味剂的含量均符合国家食品安
   其中蛋糕糕点中安赛蜜的检出率和超标率较高,农                            全标准,但 2 项或多项甜味剂混合使用就出现超标的
   贸市场、非品牌、散装食品中超标情况尤其严重。 可                          问题。 烟台市抽检的 300 份酱腌菜样品中,有 100 份
   能与安赛蜜甜味较高、溶解性好,并且在烘焙过程中                           样品同时使用了糖精钠和安赛蜜,虽然单项含量都不
   不会被破坏、稳定性好等性质密切相关                  [14 - 15]  。   超标,但 2 项甜味剂含量与其限量比例和可能超过 1,
       糖精钠在食品中添加也比较普遍,有部分食品存                         成为不合格产品        [16]  。 有的是多环节添加,如冷冻饮
   在超限量使用问题。 糖精钠是酱腌菜中最常用的甜                           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添加了添加剂,且符合国家食品安
   味剂之一,某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过量使用糖精钠                           全标准,但生产中用到的果汁、果酱本身也会含有甜
   替代白糖增加产品的甜度,尤其一些中小企业,由于                           味剂,如果不考虑这部分原料中的甜味剂,则可能导
   生产规模小,使用传统手工操作,生产条件控制不严,                          致终端产品中甜味剂超标。
   计量不够,配料时没严格控制程序,添加时全凭经验,                          1郾 5摇 标识不符合规定
   造成糖精钠超标。 2011—2012 年,烟台市抽检的 300                       根据《食品安全法》《预包装食品标签规则》等法
   份酱腌菜样品,就有 70 份样品中糖精钠超标                  [16]  ;其  律法规的规定,为了避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
   次,在饮料、果脯甚至专供儿童消费的果冻等食品中,                          的发生,企业需要在食品包装上标注好产品配料表以
   也存在使用糖精钠代替蔗糖问题,且在食品标签上不                           及添加剂的使用范围、方法及用量等信息                   [19] 。 通过
   作任何明示,根据文献报道抽检的食品中糖精钠超标                           标签标识,消费者可以知晓所购买的食品中添加了哪
                      [17]
   率为 2郾 57% ~15郾 38%    。                           些食品添加剂,但是有些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
   1郾 3摇 滥用复合甜味剂                                     无视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正确或不真实地标识食品添
       复合甜味剂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天然的或人                          加剂,还有些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心理,会非常不科
   工合成的甜味剂按照一定比例复合使用,以达到综                            学和不负责任地在产品包装上标明“本产品不添加任
   合甜味效果的一类甜味剂。 我国目前所执行的食品                           何添加剂冶等,违反了食品添加剂的标识规定,不符合

   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2760—2014 是我国生产、                     国家有关包装标签法规和标准,也误导了消费者,不
   使用、复配食品添加剂都必须遵照执行的重要法规,                           利于消费者做出正确的判断。
   它严格规定了食品中允许添加的甜味剂品种及允许                            1郾 6摇 甜味剂质量不合格
   的添加量    [18]  。 在实际应用中,生产企业往往以“商                      食品生产加工者在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过程中,
   业机密冶为由,不愿公开其生产配方和工艺,不标识                           除了严格遵守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使用量

   复合甜味剂的各类单体成分含量配比和成分说明,                            之外,其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本身也应该符合规定
   使用者无法判定添加剂的具体成分,如需要再添加                            的质量标准要求        [18]  。 如果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本
   别的甜味剂,可能会导致产品甜味剂超限量使用问                            身不符合要求,就有可能带来一定的食品安全问题。
   题。 如各种复配糖是很多冷饮企业的选择,复配糖                           劣质的食品添加剂不但质地不纯,生产加工过程中
   主要成分就是甜蜜素和糖精钠,在实际应用中,如果                           还可能带入一些微量的副产物,比如重金属等对人
   企业使用了复配糖,为增加甜度再添加甜蜜素或糖                            体有危害的物质。 这些劣质添加剂价格相对较低,
   精钠,则很可能会导致产品中甜蜜素或糖精钠超标。                           因此一些商家为节约食品加工的投资成本,将这些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