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39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本刊特稿
    • 乳酸菌基因组代谢网络模型的研究进展

      2021, 39(3):1-10. DOI: 10.12301/j.issn.2095-6002.2021.03.001

      摘要 (1072) HTML (1859) PDF 7.63 M (12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因组代谢网络模型(genome-scale metabolic models,GEMs/GSMM)是基因组规模的细胞生化反应网络,可以定量描述基因与表型的关系,广泛应用于系统生物学、代谢工程、环境科学等领域。微生物基因组代谢网络模型是基于微生物基因组构建的生理生化知识库,通过数学模型实现对目标微生物生理生化反应的模拟,已成为研究微生物代谢调控的重要工具。基因组代谢网络模型的构建步骤通常包括构建模型草图、人工精炼、模型转换、验证评估4个阶段。在介绍以模式微生物(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为代表的微生物基因组代谢网络模型发展过程基础上,重点聚焦乳酸菌基因组代谢网络模型的研究现状,系统介绍了已构建的乳酸菌基因组代谢网络模型及其应用。对乳酸菌基因组代谢网络模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未来乳酸菌基因组代谢网络模型的研究应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更高质量的代谢与大分子表达模型和泛基因组模型,为乳酸菌的研究提供更高效的工具。

    • >专家论坛
    • 核桃多糖研究进展

      2021, 39(3):11-21. DOI: 10.12301/j.issn.2095-6002.2021.03.002

      摘要 (1319) HTML (1253) PDF 6.93 M (9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核桃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营养与保健价值极高。近年来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备受关注,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但有关核桃仁多糖的研究极少。核桃各组织部位都含多糖,为更好地开发核桃多糖营养健康作用,特别是核桃粕多糖提取利用,对近年来国内外核桃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测定、分子结构特性及生物活性研究文献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梳理与分析,获得了一系列对核桃多糖研究有意义的数据信息:超声和微波辅助热水提取工艺效果好,高于85℃和150min的提取工艺、体积分数超过90%的乙醇沉淀多糖得率高;Sevag法脱蛋白,再分别用不同截留分子质量透析与DEAE-Sepharose、Sephadex纯化可获得分子质量在7015~133021u的不同多糖;不同组织部位核桃多糖都含有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和甘露糖,表明核桃多糖以酸性杂多糖为主,并呈现抗癌、抗氧化、降血糖、抑菌、预防老年痴呆等多种生物活性。核桃多糖研究对核桃产业链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茶树花多糖研究进展

      2021, 39(3):22-29. DOI: 10.12301/j.issn.2095-6002.2021.03.003

      摘要 (409) HTML (882) PDF 5.19 M (9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茶树花与茶叶同根共生,但往往被视为茶树的废弃物,不能很好地加以利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与损失。茶树花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其中茶树花中的多糖成分与茶叶中含有的多糖成分基本相同,但含量明显高于茶鲜叶。茶树花多糖具有降血糖、抗氧化、免疫调节作用及抗肿瘤、肝保护、抗凝血等多种生物活性,是非常宝贵的新资源食品。茶树花多糖主要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酶法提取、微波辅助提取和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出的茶树花粗多糖,一般需要经过脱蛋白、脱色、色谱柱分离等纯化工艺,得到纯净的茶树花多糖。目前,围绕茶树花多糖的研究报道较少,值得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聚焦茶树花这一新资源食品,围绕茶树花多糖的生物活性、提取方法、分离纯化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研究茶树花及其多糖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 短时间微流水处理对草鱼鱼肉风味品质的影响

      2021, 39(3):30-42, 51. DOI: 10.12301/j.issn.2095-6002.2021.03.004

      摘要 (690) HTML (864) PDF 9.76 M (9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改善草鱼鱼肉的风味品质,以池塘养殖草鱼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微流水系统处理草鱼0、1、4、7d。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分析,筛选出不同处理时间草鱼鱼肉中的关键气味物质;同时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室内微流水处理对草鱼鱼肉滋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流水处理时间对草鱼鱼肉中气味成分的含量和种类有明显影响。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草鱼鱼肉的风味前体物质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增加,关键气味成分中呈青草味的己醛、呈鱼腥味的庚醛、呈绿霉味的(E)-2-戊烯醛和1-庚醇等不良气味物质相对含量降低,滋味物质中呈鲜味和甜味的氨基酸和核苷酸含量累积,呈苦味的氨基酸含量逐渐降低,从而改善了草鱼的肉质口感和风味品质。

    • 珍珠龙胆石斑鱼无水保活过程中滋味变化规律研究

      2021, 39(3):43-51. DOI: 10.12301/j.issn.2095-6002.2021.03.005

      摘要 (780) HTML (878) PDF 6.79 M (8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无水保活过程中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滋味变化规律,通过电子舌分析结果,核苷酸、有机酸和游离氨基酸等测定指标,研究了无水保活0、3、6、9、12h后石斑鱼鱼肉的滋味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电子舌PCA分析中,PC1和PC2的累积贡献率为90.29%,可以反映样本的总体特性;与鲜样相比,保活后鱼肉的鲜味值和浓厚味值均显著增高,保活12h后分别达到3.52和5.00;核苷酸含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保活3h后,腺苷酸和肌苷酸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0、465.0mg/100g;有机酸整体呈增加的趋势,其中各处理组乳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保活12h后乳酸达到最大值,为158.70mg/g;各处理组琥珀酸、乳酸和柠檬酸的TAV均大于1,说明这3种有机酸对石斑鱼的滋味有重要贡献;总游离氨基酸、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保活3h时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1.50、7.29mg/100g,显著高于鲜样的8.54、0.60mg/100g。研究结果表明,无水保活可以改善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滋味,提高鱼肉蛋白的营养价值。

    • 热风微波联合干燥过程中南美白对虾滋味物质变化研究

      2021, 39(3):52-61. DOI: 10.12301/j.issn.2095-6002.2021.03.006

      摘要 (734) HTML (833) PDF 6.86 M (9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热风微波联合干燥过程中南美白对虾滋味物质的变化,测定了其呈味核苷酸与游离氨基酸含量,同时根据干燥过程中虾肉水分含量计算两者的干基含量变化,并计算虾肉味精当量。研究结果表明:虾肉干燥过程中,呈味核苷酸中肌苷酸含量最高,干制虾肉肌苷酸含量为405.96mg/100g,且始终高于阈值,对干制虾肉的鲜味形成有显著贡献;相比鲜样,干制南美白对虾中肌苷酸与单磷酸腺苷干基含量均显著下降;在虾肉中谷氨酸对鲜味形成有显著贡献,甘氨酸、丙氨酸与精氨酸对甜味形成有贡献,苯丙氨酸、赖氨酸与组氨酸能产生苦味;而在干燥过程中鲜、甜味氨基酸相对含量不断上升,分别从3.77%和17.03%上升到4.29%和35.84%;游离氨基酸总干基含量始终下降,但甘氨酸、丙氨酸、精氨酸与脯氨酸4种可以形成良好滋味的游离氨基酸干基含量上升;虾肉中肌原纤维蛋白与肌浆蛋白的干基含量均不断下降,部分分解为游离氨基酸;虾肉味精当量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但在微波干燥初期(前40s)显著下降,干制南美白对虾味精当量为3.50g/100g,远高于鲜虾(0.53g/100g),且虾肉味精当量始终远高于阈值。研究结果表明,由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引起的水分挥发与物质变化能够促进南美白对虾滋味形成。

    • 冻藏对水煮及酶解马氏珠母贝肉提取物呈味特性的影响

      2021, 39(3):62-72. DOI: 10.12301/j.issn.2095-6002.2021.03.007

      摘要 (563) HTML (1183) PDF 8.30 M (8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究冻藏对水产品呈味物质含量和整体呈味特征的影响,以冻藏前后的马氏珠母贝肉为原料,分别采用水煮、酶解两种方式制备新鲜、冷冻贝肉提取物;利用电子舌测定不同提取物整体滋味轮廓差异,并结合人工感官评定评价整体呈味特征;测定了不同提取物的基本成分、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有机酸和有机碱含量,并通过滋味活性值评价这些呈味物质对提取物滋味的贡献。电子舌味觉特征检测结果表明:新鲜贝肉水煮提取物甜味最强,强于冷冻贝肉水煮提取物;鲜味、甜味和丰富度是新鲜贝肉酶解提取物的重要味觉特征,其中甜味值和丰富度值高于冷冻贝肉酶解提取物。电子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新鲜贝肉酶解提取物最接近谷氨酸钠的呈味特征。人工感官评定结果显示,冷冻贝肉提取物较新鲜贝肉提取物甜味和鲜味强度减弱,酸味更突出,并带有刺激性。呈味物质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新鲜贝肉水煮提取物中甘氨酸和5′-一磷酸腺苷的含量较冷冻贝肉水煮提取物分别增加了19.30g/kg、302.60mg/100g;新鲜贝肉酶解提取物中谷氨酸和琥珀酸含量高达27.60g/kg、1352.70mg/100g,显著高于冷冻贝肉酶解提取物(P<0.05)。冻藏处理会导致马氏珠母贝肉提取物中鲜味物质和甜味物质含量降低,苦味物质含量增加,提取物鲜美味感减弱。

    • >基础研究
    • 盐预适应对鲁氏酵母菌高盐胁迫抗性的影响

      2021, 39(3):73-79, 128. DOI: 10.12301/j.issn.2095-6002.2021.03.008

      摘要 (882) HTML (953) PDF 6.83 M (8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鲁氏酵母菌的高盐胁迫抗性,采用预适应处理的方法,研究了盐预适应对鲁氏酵母菌(Zygosaccharomyces rouxii CGMCC 3791) 高盐胁迫抗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质量浓度为60、120、180g/L的NaCl预适应前处理90min后,鲁氏酵母菌在质量浓度为350g/L的饱和NaCl胁迫条件下的存活率分别提高到处理前的2.05、2.53、1.92倍。进一步分析了120g/L NaCl预适应前处理90min对细胞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盐预适应前处理后,细胞在盐胁迫条件下的胞内pH值和Na+/K+-ATPase活力显著高于未经盐预适应处理而直接进行盐胁迫的细胞;并且细胞膜饱和脂肪酸(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的相对含量分别减少至处理前的93%和60%,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C16:1,油酸C18:1和亚油酸C18:2)的相对含量分别增加到处理前的2.55、1.78、1.39倍,细胞不饱和度增加到处理前的2.28倍;胞内游离丝氨酸、苏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显著提高。研究结果旨在进一步理解鲁氏酵母菌抵御高盐胁迫的耐受机制,为鲁氏酵母菌抗逆性能的提高和工业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杂醇油酶法制备天然等同酯香料的研究

      2021, 39(3):80-88. DOI: 10.12301/j.issn.2095-6002.2021.03.009

      摘要 (865) HTML (1021) PDF 7.83 M (8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无溶剂体系中杂醇油酶法转化制备天然等同酯香料的影响因素,筛选适宜脂肪酶,优化工艺条件,研究超声处理对酶法制备酯香料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无溶剂体系中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 435FG的酯化活力高且易回收,乙酸异戊酯产率达到92.62%;除水剂分子筛的加入促进了酯化反应,乙酸加入次数和间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摇床转速及超声处理对酯香料的产率均有影响。酶法制备酯香料的较优条件为1.5mL乙酸分6次加入、间隔时间3h、反应时间36h、分子筛添加量2g、杂醇油3mL、脂肪酶加入量70mg、温度45℃、转速140r/min,其乙酸异戊酯、乙酸异丁酯、乙酸正丙酯的产率分别达到(89.2±0.7)%、(89.3±0.6)%、(76.8±0.9)%,与正己烷反应体系的酯产率接近。在超声频率50Hz、单位面积超声功率0.5W/cm2处理6h时酯香料产率达85%,说明适当超声处理可加速反应进程,显著缩短反应时间,但超声处理的酯香料最终产量和产率未见增加,且长时间超声空化作用造成体系微环境改变,降低了固定化酶稳定性和使用次数。

    • 阿胶的香气活性物质分析

      2021, 39(3):89-100. DOI: 10.12301/j.issn.2095-6002.2021.03.010

      摘要 (992) HTML (827) PDF 8.17 M (8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感官分析法构建了阿胶的风味轮廓图。为了深入挖掘阿胶的风味贡献成分,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和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solvent-assisted flavor evaporation, SAFE)两种方法提取阿胶的挥发性物质。以此为基础,利用气相色谱-嗅闻(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 GC-O)联用仪和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 OAV)共同确定其香气活性物质。结果表明,阿胶的风味轮廓主要由阿胶腥味、焦煳味和肉味为主,两种提取方法分别检出44种和52种挥发性物质,SAFE法对阿胶的萃取效果较好。其中,经SPME法共检出香气活性物质34种,GC-O法和OAV法分别检出香气活性物质23种和24种;经SAFE法共检出香气活性物质41种,GC-O法和OAV法分别检出香气活性物质29种和26种。阿胶的关键性香气物质为己醛、2-乙基-6-甲基吡嗪、2,3,5-三甲基吡嗪、3-乙基-2,5-二甲基吡嗪、2,5-二甲基吡嗪、2-乙基-5-甲基吡嗪、二甲基三硫醚、糠醇、苯乙醇、丁酸、4-甲基戊酸、异戊酸、己酸、辛酸、壬酸和γ-壬内酯,可见,吡嗪类、酸类和含硫化合物是构成阿胶风味轮廓的重要组成。

    • 球磨-酯化复合改性槟榔芋淀粉对Pickering乳液形成的影响

      2021, 39(3):101-110. DOI: 10.12301/j.issn.2095-6002.2021.03.011

      摘要 (1246) HTML (785) PDF 11.23 M (11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提高淀粉颗粒的乳化能力,以球磨-酯化复合改性槟榔芋淀粉为颗粒乳化剂,大豆油为油相,制备水包油型Pickering乳液。采用激光粒度仪、研究级正置显微镜、流变仪等对Pickering乳液外观、液滴粒径、显微形态及动态流变特性进行表征,考察淀粉颗粒质量浓度(1、5、10、20、30mg/mL)和油相体积分数(10%、20%、30%、40%、50%)对乳液稳定性和流变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加颗粒质量浓度导致乳化相体积增加,液滴粒径减小;随着油相体积分数的增加,乳化相体积增加,液滴粒径增大。当颗粒质量浓度为20mg/mL,油相体积分数为40%时,乳液的乳析现象明显改善。球磨-酯化复合改性槟榔芋淀粉颗粒吸附在油/水界面,有效抵抗了液滴聚结,使乳液在储存30d后仍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流变特性表明:乳液内部存在弹性凝胶网络结构,随着颗粒质量浓度和油相体积分数的增加,液滴间堆积变得更紧密,从而增加了乳液黏度和凝胶强度,使其抵抗形变能力增强。球磨-酯化复合改性槟榔芋淀粉颗粒具有良好的作为Pickering乳液稳定剂的潜力。

    • 不同加热条件对ω-3鸡蛋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2021, 39(3):111-121. DOI: 10.12301/j.issn.2095-6002.2021.03.012

      摘要 (418) HTML (1724) PDF 8.34 M (8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脂肪酸因其含有较多的不饱和双键而表现出不稳定性,在储存和加工过程中易被氧化。ω-3鸡蛋是一种新型的营养强化食物,以鸡蛋为载体,将ω-3脂肪酸进行营养强化,研究旨在探究ω-3鸡蛋中脂肪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变化情况,为ω-3鸡蛋的烹饪加工和食用提供参考。分别以ω-3鸡蛋的带壳鸡蛋和全蛋液为实验对象,将鸡蛋加工成为温泉蛋、溏心蛋及全熟蛋,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分析比较加热对鸡蛋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强化方式、养殖方式等多重差异,不同品牌鸡蛋中脂肪酸含量相差较大,经加热处理后,壳蛋个体之间的差异同样表现较为明显,所以最终实验以全蛋液的处理结果为准。与鲜全蛋液相比,温泉蛋的加热过程对ω-3鸡蛋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最小,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0.08%,必需脂肪酸含量减少0.14%,DHA含量减少1.15%;溏心蛋次之,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1.01%,必需脂肪酸含量减少0.55%,DHA含量减少4.23%;全熟蛋脂肪酸组成变化最大,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1.22%,必需脂肪酸含量减少1.29%,DHA含量减少5.77%。结果表明:加热过程会使ω-3鸡蛋中的脂肪酸有一定程度的损失,从生蛋、温泉蛋、溏心蛋到全熟蛋,随着成熟程度的增加,鸡蛋中脂肪酸的损失逐渐变大,但损失量总体上比较小,说明加热对ω-3鸡蛋中脂肪酸的影响不大。

    • 孕哺期摄入氧化乳蛋白对子代小鼠机体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2021, 39(3):122-128. DOI: 10.12301/j.issn.2095-6002.2021.03.013

      摘要 (567) HTML (757) PDF 5.55 M (7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雌性小鼠孕哺期摄入不同脂肪含量牛乳中氧化蛋白质对其子代小鼠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对全脂乳、低脂乳进行氧化修饰,测定羰基、巯基含量。雌、雄鼠合笼成功后,雌鼠孕哺期饲喂含氧化乳蛋白的日粮,子代小鼠3周龄后断乳,测定子代小鼠机体氧化损伤指标。结果表明:与未经加热氧化的牛乳相比,经氧化修饰,全脂组和低脂组的羰基含量上升、巯基含量下降;全脂组与低脂组相比,全脂组羰基含量比低脂组高、巯基含量比低脂组低。与饲喂未添加氧化乳蛋白日粮的雌性小鼠相比,饲喂添加氧化乳蛋白日粮的全脂组与低脂组的雌性小鼠所生育及乳喂的子代小鼠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都有不同程度下降,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和4-羟基壬烯酸含量上升;全脂组抗氧化酶活力(CAT、SOD)比低脂组低、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和4-羟基壬烯酸含量比低脂组高。研究表明,给孕哺期小鼠饲喂全脂和低脂氧化乳蛋白日粮,均影响其子代小鼠机体氧化还原状态。且牛乳中脂肪含量越高,蛋白质氧化程度越高,子代小鼠抗氧化防御能力越低。

    • >应用技术
    • 西北地区干红葡萄酒质量相关理化指标的判别功能解析

      2021, 39(3):129-139. DOI: 10.12301/j.issn.2095-6002.2021.03.014

      摘要 (845) HTML (692) PDF 10.42 M (7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解析西北地区干红葡萄酒的质量相关理化指标的溯源判别功能,以新疆、宁夏和内蒙古乌海产区共27款干红葡萄酒为材料,基于分光光度法分析检测与色泽、味感和香气质量相关的花色苷、单宁、酒石酸酯等指标,且进行香气特征的感官量化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CIELab色空间和花色苷等色泽指标中前两个主成分占总体方差71.08%,判别干红葡萄酒年份的效果明显,但对不同葡萄品种和产地的判别效果不佳。单宁、多酚等味感相关理化指标的前两个主成分占总体方差的65.93%,对干红葡萄酒产地和年份的判别效果较好,但不能有效判别品种。酒石酸酯、总酸和香气特征等指标中前两个主成分占总体方差的83.10%,表现出较好的产地和品种的判别效果,而对年份的判别效果一般。色泽、味感和香气相关的总计20个理化指标数据在主成分分析中表现出更好的产地、品种和年份的判别效果,前两个主成分占总体方差的67.32%。聚类分析能将葡萄酒产地准确地分为3类,准确率超过90 %。基于分光光度法开发的色泽-风味理化指标的大数据具有判别我国西北地区干红葡萄酒产地、品种和年份的潜在应用前景。

    • 外源脱落酸处理对葡萄果实及葡萄酒中抗氧化成分的影响

      2021, 39(3):140-150. DOI: 10.12301/j.issn.2095-6002.2021.03.015

      摘要 (1015) HTML (1636) PDF 8.21 M (7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天津蓟州区栽培的“美乐”和“赤霞珠”葡萄为试验品种,分别在其始熟期的初、中和末期3个阶段利用外源脱落酸(200mg/L)处理果实,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和葡萄酒中酚类总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花色苷的含量和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始熟期的外源脱落酸处理对成熟果实的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pH值,以及葡萄籽的酚类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但对葡萄皮和葡萄酒的酚类物质含量和活性具有显著影响。在始熟期中期(30%~50%果实转色)以前,对果实喷施外源脱落酸可以显著提高葡萄皮和葡萄酒的酚类总含量、花色苷总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始熟期外源脱落酸处理使“美乐”和“赤霞珠”果实的酚类总含量分别提高了14%~39%和73%~172%,花色苷总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分别提高了18%~143%和88%~178%;外源脱落酸处理使葡萄酒的3个指标(酚类总含量、花色苷总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分别提高了17%~69%、18%~36%和21%~46%,而这些影响可以有效改善葡萄酒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外源脱落酸处理时期的精准控制可以提高酿酒葡萄及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作用,进而提高葡萄酒品质和营养价值。

    • 采前外源植物激素与采后1-MCP处理对糖心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2021, 39(3):151-159. DOI: 10.12301/j.issn.2095-6002.2021.03.016

      摘要 (1075) HTML (857) PDF 7.15 M (7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解决糖心苹果采后糖心品质快速劣变问题,提高果实贮藏品质,以阿克苏糖心苹果为材料,研究了采前3种外源植物激素与采后1-甲基环丙烯(1-MCP)协同处理对糖心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处理方式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糖心苹果的贮藏品质。赤霉素与1-MCP处理可有效促进糖心的形成并延缓其消失,贮藏180d后糖心仍有较大面积占比;脱落酸与赤霉素分别协同1-MCP处理均可有效提升果实外观色泽和鲜艳度;生长素与1-MCP处理综合品质调控效果最好,低温贮藏6个月期间可较好地维持果皮和果肉色泽属性,果皮色相角有效降低3.43%,果肉L*值提升1.47%,有效抑制果实呼吸强度6.53%~9.21%,并推迟30d出现呼吸峰,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分别降低了3.49%和1.12%,分别提升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1.32%和10.72%。此外,生长素与1-MCP协同处理后,果实硬度提升3.25%,水溶性果胶含量降低19.23%,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有效延缓了果实采后软化过程。因此,生长素与1-MCP协同处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糖心苹果保鲜新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 复合干燥对紫薯全粉细胞破损及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2021, 39(3):160-166. DOI: 10.12301/j.issn.2095-6002.2021.03.017

      摘要 (540) HTML (658) PDF 5.07 M (7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新鲜紫薯为原料,紫薯全粉碘蓝值和花青素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紫薯全粉加工过程中复合干燥对紫薯全粉游离淀粉含量的影响,同时探讨紫薯全粉花青素含量与全粉细胞破损之间的关系,以此说明复合干燥对紫薯全粉细胞破损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紫薯全粉复合干燥的工艺,得到复合干燥优化工艺参数为:热风干燥温度70℃、中间转换含水率25%、冷冻干燥时间7h。在优化条件下,紫薯全粉碘蓝值为10.25,花青素含量为16.23mg/100g,此时紫薯全粉的碘蓝值最低,花青素保留情况较好,其含量高于单因素最佳水平下紫薯全粉的花青素含量。这说明复合干燥可以减少紫薯全粉游离淀粉含量,避免花青素大量损失,从而证明复合干燥能够减少紫薯全粉细胞破损,较好地保持了紫薯全粉的细胞完整性。

    • >安全监管
    • 国内外肉类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比较研究

      2021, 39(3):167-175. DOI: 10.12301/j.issn.2095-6002.2021.03.018

      摘要 (705) HTML (1590) PDF 6.47 M (11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肉制品消费在全球食品消费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肉制品国际贸易量激增。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体系与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有较大差别,导致以非关税壁垒形式出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在中美、中欧、中日等食品贸易中的影响日益明显,严重阻碍了中国肉类食品的出口。介绍了我国与美国、欧盟、澳新、日本、东盟十国的肉类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分析了各国和地区在法规制定、监管执法和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共性、差异及特点。研究发现:由于基本国情不同,我国肉类食品的技术法规主要是规定微生物限量、农兽药残留限量等食品安全指标,而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主要关注畜禽及其加工产品的不同质量特性;我国肉类的食品安全监管更注重对最终产品的检测,而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实现有效的过程监管,贯彻“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我国可参照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建立肉类食品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努力做到全民参与,杜绝行业潜规则,建立可行有效的追溯体系,真正实现肉类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从源头控制肉类食品的掺杂掺假。

    • 碱处理结合盐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GC-MS/MS检测即食鱼制品中7种N-亚硝胺

      2021, 39(3):176-182. DOI: 10.12301/j.issn.2095-6002.2021.03.019

      摘要 (601) HTML (647) PDF 5.29 M (6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提高N-亚硝胺的相关检测效率,建立了碱处理结合盐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SADLLME)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检测即食鱼制品中7种N-亚硝胺的新方法。样品经氢氧化钡溶液热处理,转移目标物至水溶液中,在辅助盐硫酸钠近饱和条件下,以二氯甲烷为萃取剂进行SADLLME,应用GC-MS/MS进行检测。方法检出限为0.10~0.19μg/kg, 定量限为0.28~0.56μg/kg;加标水平为1、5、10μg/kg时,加标回收率为79.19%~117.40%,相对标准偏差为1.06%~10.30%。结果表明:此方法灵敏、可靠,选择性好,样品前处理简单,能够满足相关食品中N-亚硝胺检测的需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