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201705
P. 61
第 35 卷 第 5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李晓颍等: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两种玉兰花挥发性成分 5 7
均存在于 2 种玉兰花挥发性成分中,占挥发物总量 (19郾 04% )、茁鄄蒎烯(16郾 50% )、琢鄄蒎烯(16郾 01% )、
的 99郾 25% 和 96郾 45% ,说明 2 种玉兰花的挥发性成 桉叶油素(14郾 58% )、邻伞花烃(6郾 55% )、d鄄柠檬烯
分具有明显的一致性,详见表 1。 检出的挥发性成 (5郾 71% )、酌鄄松油烯 (3郾 19% )、 香桧烯 (2郾 57% )、
分主要包含烃类、醇类、 酮类、 醛类,还有少量的酯 琢鄄松油烯(2郾 50% )、十五烷(2郾 54% ),占挥发物总
类、氧化物和杂环类化合物,表 2 为 2 种玉兰花挥发 量的 89郾 19% 。
性物质种类、数量及相对含量。 2 种玉兰花相对质量分数大于 2% 的挥发物虽
都只有 10 种,但累计均已超过或接近总挥发物的
表 2摇 2 种玉兰花挥发性成分类型及含量
90% ,是 2 种玉兰花的主要挥发性成分。 其中,2 种
Tab. 2摇 Types and relative contents of
玉兰花的 10 种主要挥发性成分均为共有成分,可见
volatile components %
2 种玉兰花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具有一致性,但是几
品种 烃类 醇类 醛类 酮类 酯类 氧化物 杂环类 合计
种成分的相对含量差异较大,例如白玉兰花中含量
40 10 7 8 1 2 3 71
白玉兰 最高的成分为桉叶油素和 茁鄄蒎烯,而紫玉兰花为
80郾 58 0郾 61 0郾 26 0郾 22 0郾 05 0郾 03 18郾 13 99郾 88
茁鄄月桂烯,其他几种成分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见
38 2 6 6 3 — 1 56
紫玉兰 图 3。 此外,实验发现 2 种玉兰花的挥发物总量具
81郾 52 0郾 27 0郾 47 2郾 24 0郾 53 — 14郾 71 99郾 74
有较大差异,其中白玉兰花的挥发物总量为 8郾 43 伊
摇 摇 —表示未检测到。
10 ,而紫玉兰花为 1郾 06 伊 10 ,白玉兰花的挥发物总
9
9
2郾 2摇 2 种玉兰花主要挥发性成分分析 量接近紫玉兰花挥发物总量的 8 倍。 可见,从检出
从白玉兰花挥发性成分中鉴定出的 71 种物质 的挥发物种类和挥发物含量来看,白玉兰花均显著
主要是烃类、醇类、酮类和醛类, 氧化物、酯类和杂 高于紫玉兰花。
环化合物的种类数较少。 相对质量分数大于 2% 的 2 种玉兰花挥发性成分均以萜类化合物为主,
10 种物质由高到低分别是桉叶油素 (18郾 09% )、 主要包括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还有少量脂
茁鄄蒎 烯 ( 18郾 07% )、 香 桧 烯 ( 14郾 06% )、 琢鄄蒎 烯 肪族 化 合 物, 与 之 前 有 关 玉 兰 挥 发 物 的 报 道 一
( 11郾 38% )、 茁鄄月 桂 烯 ( 7郾 45% )、 酌鄄松 油 烯 致 [14 - 18] 。 本次实验,白玉兰花检出 59 种萜类化合
(6郾 83% )、琢鄄松油烯(5郾 10% )、d鄄柠檬烯(5郾 14% )、 物,紫玉兰检出 43 种萜类化合物,分别占检出挥发
邻伞花烃(5郾 08% )、萜品油烯(2郾 08% ),占挥发物 物种类的 83郾 10% 和 76郾 79% ,而相对质量分数则分
总量的 93郾 28% 。 在紫玉兰花挥发性成分中鉴定出 别占到 99郾 39% 和 94郾 53% ,见表 3。
的 56 种物质主要是烃类、酮类和醛类,醇类、酯类和 萜类化合物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代谢产
杂环化合物的种类数较少。 相对质量分数大于 2% 物,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具有
的物 质 也 是 10 种, 由 高 到 低 分 别 是 茁鄄月 桂 烯 重要的商业价值,被广泛用于工业、医药卫生等领
图 3摇 2 种玉兰花 10 种主要成分相对含量比较
Fig. 3摇 Contents difference of 10 volatile components in two kinds of Magnolia